酒泉档案信息网>服务利用>效益示例>浏览文章

酒泉市2022年档案利用效益事例

更新:2023-12-27  来源:不详  作者:未知

  酒泉市档案馆协助省档案馆查阅祁连山及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档案

  近日,由甘肃省档案馆、兰州大学共同实施的“甘肃省馆藏祁连山及黄河生态环境档案调查与叙录”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组一行9人,到酒泉市档案馆查阅馆藏民国时期有关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档案。

酒泉市2022年档案利用效益事例

  项目组人员对酒泉市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进行了全面调阅,重点涉及祁连山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档案进行了详细摸底调查。通过查阅,项目组人员一致表示,酒泉市档案馆馆藏的民国时期祁连山及黄河流域有关植树造林、气象、兵要地理、分水案例、祁连山护林、森林保护、水灾、旱灾、荒地等档案资料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对于摸清全省生态环境档案的家底,切实加强祁连山及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亲属关系查证,房产顺利过户

  2022年4月,酒泉市应急管理局退休职工俞某前往档案馆查阅父亲的人事档案。由于父亲去世三十多年,在酒泉的房产一直没有办理过户,现办理房产过户时,房产公证缺少家庭成员亲属关系的材料,姐姐已经嫁人,户口迁出20多年,导致房产无法办理过户。到公安局查户籍也没有查到任何线索,在自己的人事档案中也没有查到能证明自己家庭成员亲属关系的任何材料。经多方打听,市档案馆可能会存有父亲人事档案,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来咨询。

  经过档案馆工作人员的耐心查阅,仔细翻找,最终在组织部的干部死亡档案中查到了父亲的人事档案,档案中有一份个人履历表,详细记载了当时家庭成员关系的信息,这份信息正是现在办理房产公证时所需要的内容。当看到这份档案时特别激动,若获至宝,立马给远在上海的姐姐打了电话,告诉了这个好消息。有了这份档案足以证明家庭成员关系,就可以顺利办理房产过户,没想到档案馆保存了这么齐全的档案,特别感谢档案馆的工作人员。


  酒泉市档案馆优质高效接待“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开通后第一位利用者

  2022年7月6日,由国家档案局建设的“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平台上线第二天,即7月7日酒泉市档案馆就收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人员易某上传的协助查档信息。根据易某提出的申请,酒泉市档案馆迅速与其联系了解相关情况,并组织人员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查阅。仅用半天时间就找全了利用者需要的相关资料,完成了免费复印、免费邮寄等所有工作,得到了利用者的高度好评。

  据了解,易某同志2021年申请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新疆人口与边疆长治久安”的课题,其中,有关河西走廊农建十一师安置内地人口的资料是其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对课题研究有重要价值。当得知“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上线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发布了查档需求,没想到第一时间就得到了回复,并免费为其查阅、复印、邮寄了所需要的重要资料。对酒泉市档案馆优质高效服务他也表示了由衷感谢。


  酒泉市档案馆疫情期间查档不断档

  为确保档案利用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酒泉市档案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多措并举积极开展了档案利用服务工作,为利用者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一是与北京市海淀区档案馆签订了民生档案跨馆利用服务协议;建成了“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甘肃省档案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已经开展异地档案资料查询工作,向社会提供“一站式”全免费档案资料查阅利用服务,真正实现了“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

  二是开通网上查档。通过酒泉档案信息网上传开放档案目录、现行文件和重要资料,公布了疫情期间查档的具体要求,使利用者及时便捷掌握了需要的信息。

  三是开展电话预约查档。指定专人负责档案查阅工作,做到24小时电话畅通,随叫随到。只要查档人员电话或短信说明查档内容时,档案工作人员会帮助查找、复印,依靠隔离窗口交由利用者。

  四是实行错峰查档。在防疫响应级别调低后,避免人流聚集带来疫情隐患。入馆时,要求所以人员规范配戴口罩,自觉接受体温检测,酒精消毒,切实做好个人信息和健康情况登记。

  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做到了疫情防控和查档利用两不误。止目前,累计查阅退休、工资、调转、民生等档案2617多人次,查阅9664卷、复印10131张、摘抄1505张、翻拍10张。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酒泉市档案馆开通查档热线为金塔县学校提供查档服务

  近期以来,随着新冠疫情在全国多点散发,甚至波及到了酒泉县市(区)和农村。为了保证利用者能及时查阅到所需要的档案资料,不因疫情而耽误工作,酒泉市档案馆在金塔县发生新冠疫情的情况下,积极转变服务方式,通过开通服务热线为利者提供了查档、复印、递送等一体化服务,得到了利用者的广泛好评。其中,因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需要补充完善教师档案,金塔县第三中学、金塔县羊井子湾学区在酒泉至金塔道路封闭的情况下,通过电话预约进行查档。市档案馆了解到这一情况,高度重视,特事特办,急事急办,让学校和学区把需要查阅档案的教师姓名和基本情况及查阅内容列清单发传真到市档案馆,由于查档涉及学校和学区共有137名教师,因此酒泉市档案馆专门抽调3名业务熟练、专业素质较高的同志加班加点对大量相关档案进行了查阅复印,仅用2天时间就将所有需要的档案进行了查阅,并复印163页专门进行了递送。


  酒泉市档案馆为全市补充个人档案提供服务

  酒泉市委组织部根据全省开展的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工作,对我市全体机关干部档案进行全面整理,主要针对“三龄”问题(年龄、参加工作工龄、入党党龄)、学历证明、干部录用等方面材料,一是检查干部档案中有没有弄虚作假、涂改档案,二是检查干部档案中所缺材料。这项工作涉及的人员比较广,内容比较复杂,时间跨度大,市馆根据这些情况抽调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市馆为全市近千人机关干部查阅档案,主要查阅干部介绍信、派遣证、毕业生登记表、干部任免表等,调阅二千多卷档案,复印各类证明材料近2000多页。为全市机关干部补全个人档案提供了重要依据,得到了机关干部的广泛好评。


  档案证明党员身份

  4月20日,远在江苏的李老师委托在酒泉工作的朋友帮她查找档案,她的人事档案审查过程中缺少入党的相关材料,不能证明党员身份,也不能证明她二十多年的党龄。由于疫情特殊时期,本人无法亲自过来查阅档案,经过多方电话联系,得知在原来工作单位的会议记录中或许能查到入党的相关信息,于是委托人到市档案馆查阅相关的材料。

  档案馆工作人员根据本人提供的具体入党时间信息,耐心细致的帮李老师查找相关档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酒泉师范学校1995年的党委会议记录中查到了会议决议李老师为中共预备党员的记录,在酒泉市糖厂1996年的党委会议记录中查到了会议决议李老师按期转为中共正式党员的记录,档案馆工作人员为李老师复印相关会议记录4页,并出具档案馆证明。有了这份档案,就可以证明李老师的党组织关系,证明党员身份了,也为李老师补充个人档案提供了充实可靠的依据。


  职称档案查实,工资待遇提高

  薛女士之前是酒泉市烟草专卖局聘用的一名会计师,后来因为家庭原因,从烟草局辞职。现在她自己应聘到一家私人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虽然手持会计师资格证书,但会计师事务所要让薛女士提供相应的任职资格文件,才能办理与之匹配的工资手续。由于人事档案里没有申报职称的任职资格文件,于是薛女士来到酒泉市档案馆求助,工作人员根据其需要,在酒泉市烟草专卖局1993年的档案中查到任职资格的文件,文件上清楚的写着薛女士具备中级会计师职务任职资格。拿到证明材料后,薛女士高兴地说:“我终于可以拿到中级会计师职务的工资了,非常感谢!”


  利用档案,为职工顺利退休提供依据

  2022年9月,原来在邮电局上班的马女士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在社保局办理退休时,由于个人档案中的第一份招工表的出生年月被认定为有涂改的痕迹,和身份证的出生年月不符,社保局按照规定,不能认定其确切的初始工作的时间,不能顺利办理退休手续。万般无奈的马女士经社保局的人介绍来到酒泉市档案馆查询其当年1991年招工手续的原始批复或者招工审批表之类的证明信息。由于其提供的招工时间和招工批复的文号等信息较为详细,市档案馆查档工作人员很快为其在酒泉市劳动局档案中找到了当年招工的原始文件,招工文件上面清楚的写明了其参加工作的时间。马女士欣喜万分,没想到苦恼了这么久的问题这么简单就得到了解决,带着市档案馆工作人员提供的的证明材料,满脸笑容的离开了档案馆。


  档案与史志不可分割

  档案是开展史志工作的物质基础,制约着史志工作,编写修志需要档案工作提供大量真实、系统、全面的资料,才能完善史志书籍的内容。

  酒泉市史志办一行人为了编写《扶贫开发志》、《小康志》多次来到酒泉市档案馆查阅两志方面的相关资料。主要查阅1981年-2018年关于文化方面及精准扶贫相关政策、乡村文化建设、乡镇文化站建设、村组文化屋建设、农家书屋等方面的资料。此次查档调阅卷量大、内容复杂、涉及面比较广、年度跨度大,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不怕辛苦,调阅了5个单位的档案,近100多卷,复印300多张,为编写《扶贫开发志》、《小康志》提供了十分有效且全面的基础参考资料。史志办的同志说,有了这些资料,对编写史志就有了更多的信心。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责编:酒泉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