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档案信息网>业务建设>指导培训>浏览文章

【档案学习】档案数字化之前处理

更新:2024-11-15  来源:兰台驿站  作者:未知

  随着档案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档案馆、档案室都参与到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工作中来。信息化的基础是数字化,只有不断提高馆藏档案的数字化率才能更好的发挥档案价值,才能更好的保护档案,才能更好的让社会、群众利用档案资源。
  《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DA/T31—2017)为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提出了规范性要求,本文结合标准里的数字化前处理工作,结合近年来的工作经验谈谈如何做好这项工作。
  
  确定扫描页
  《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要求,原则上应将确定为数字化对象的纸质档案全部扫描,不宜进行挑扫。如有不需要扫描的页面应加以标注。
  应对待整理的档案进行分析研究,有哪几种门类的档案,各种门类的档案又有哪些类别;
  制定针对本项目的档案分类整理方案,主要包括如何分类,分类代码的编制,档号组成的规定,如何确定归档范围,如何确定保管期限,制定完善的档案分类整理方案报业主单位、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批;
  审批通过后,按照制定的方案对档案进行分类、剔除重复件、剔除不归档材料、区分归档年度、鉴定保管期限、排列文件材料的先后顺序等;
  一般将保管期限为“30年”及以上的,确定为数字化对象;
  密级档案的数字化需要在涉密网络环境中进行,如达不到安全保密要求,则不能数字化扫描,对此部分档案需要特殊标注。
  数字化项目开展的前期需要进行科学谋划,预算资金充沛,对确定为数字化的对象应当全部进行扫描。
  
  编制页号
  《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要求:
  应对没有页号或页号不正确的档案重新编制页号。
  重新编制页号时,应在统一位置书写页号,且不压盖档案内容。
  书写页号所使用的笔、墨等不应破坏档案原件或对档案长期保存造成影响。
  应将破损页面、缺页等特殊情况进行登记。
    

       目录数据准备
  《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要求:
  按照目录数据库建立时制定的数据规则,对照档案原件内容,规范档案中的目录内容。
  对需在目录数据库中进行标记的情况进行标记。
  
  文书档案按照《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DA/T46-2009)建立目录数据库字段;照片类档案按照《照片类电子档案元数据方案》(DA/T54-2014)建立目录数据库字段;录音录像类档案按照《录音录像类电子档案元数据方案》(DA/T63-2017)建立目录数据库字段;
  其他门类档案根据实际需要建立目录数据库字段;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字段值类型,数值型、日期型、文本型等;选择合适的字段值长度,如题名、人名、备注等项要能够存储足够多的内容。
  
  拆除装订
  《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要求:
  应以对纸质档案的保护为原则确定是否拆除装订。如需拆除装订物,应注意保护档案不受损害,并对排列顺序不准确的档案进行重排。特殊装订且拆除装订后需恢复的档案,在拆除装订物时应采用拍照等方式记录档案原貌,以便于恢复。
  拆除装订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原装订材质锈腐需要更换,另一个是为了数字化扫描方便;无论哪种原因都需要以保护档案为前提,在拆除装订的过程中档案本身不能发生二次伤害;
  注意拆除装订后档案页的摆放,切记不能堆放过高,一旦风吹、倒塌造成混乱很难进行清点;
  数字化著录和数字化扫描,一般不是同一个工作人员,著录人员一般不看扫描件,扫描人员一般不看著录数据,很多情况著录和扫描能够对应全凭运气。特别是以卷为单位的档案,不像以件为单位的档案可以靠归档章来区分。这就需要拆除装订后需要做好标识,便于著录和扫描工作的开展。
  
  技术修复
  《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要求:
  破损严重或其他无法直接进行扫描的纸质档案,应先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修复。
    折皱不平影响扫描质量的纸质档案应先进行压平等相应技术处理。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责编:酒泉档案